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

三十歲以前 累積職涯馬拉松的能耐---我的想法

這個標題是 104獵才雙月刊6月號,杜書伍先生口述的文章,

http://www.104hunter.com.tw/edm/DE146441/02.htm

該文的角度,很明顯是以職場升遷的角度來看職涯發展,而不是以性向興趣來看,特別是以各個位階在公司的人口比例,再以退休年齡去反推年齡層所應該達到的歷練和升遷.這是有前提的,

很常識性的推論,也把公司的人事管理做了很簡單的一般化,如果聯強是這樣管理,想進去聯強的最好遵循這個原則.

我對聯強這樣的組織管理沒興趣,我對職涯發展的看法是,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性向,工作做起來會很愉快,上班下班時間並不會有明顯的分際,因為是做好玩有興趣的事情.所謂過不過勞,是看個人身體和心理的負擔而定,以工時去衡量等於是把人當機器看,運轉超時就是過勞,可是如果做的是不合自己本性,有可能心理負擔會超過身體負擔,心理的過勞要如何評斷.那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的職涯性向,為生活而工作的人,去聯強就對了

再以組織而言,或許以年齡層決定階級人口比較好管理,但若去看現在知識產業或是以創新聞名的世界企業,那些年輕的創業者該去跳樓了,我想杜先生的觀念有可能源自日本企業,但這樣的觀念,也隱含了年齡歧視,難怪中高齡會失業,因為中高齡只允許擔任高階主管,哪來那麼多坑可以塞人,更何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,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大老闆大主管,我只想做我有興趣的螺絲釘,沒有這個機會和權利嗎?薪資本來就不應該和年齡或年資畫上等號,而是和貢獻度有關,以這個角度來看,年齡與職位畫分應該扯不上關係,而是以個人能力和貢獻度有關,除非是為了管理方便.

況且以現在社會來看,中小企業充斥,即使是大企業,高層主管獲得升遷頂多20%是有真本事,80%還是要靠人際關係和運氣,當然如果人際關係就是這個職位80%的工作內容,這就無庸置疑了

總之,人生苦短,職涯還是以沿著興趣性向的方向走,升遷?交給上帝吧. 如果真要規劃人生,我反而覺得不要以職涯來侷限自己,去好好解釋和體會孔子的想法,會比較實際,特別是知天命.

子曰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;三十而立;四十而不惑;五十而知天命;六十而耳順;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